营商环境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惠州聚焦企业群众关切深圳股票配资公司,精准施策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十五五”即将到来之际,惠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迎来突破。近日,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的《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40条重点举措》(下称“营商环境40条”)印发实施,围绕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监管执法、质量标准、消费环境、协同共治、智慧平台等八大主题推出系列措施,从市场秩序到企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切实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审批服务,企业“一件事一次办”
“按要求线上提交材料,实时查看审批进展,等着新证发放就行。”近日,在惠城区江北的某蛋糕店负责人陈女士成功办理了企业年报申报和食品生产许可证更新。她介绍,以前办理业务都是带着一堆资料去窗口,要是一点没带齐还得重新来,现在业务实现线上办,方便得很。
营商环境概念说起来很宏大,但最核心的还是企业和群众最直观的感受。对于“营商环境40条”的实施,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持续推进的服务改革基础上,全面梳理市场监管领域的涉企、涉群众业务事项,围绕监管服务全面发力,材料能精则精、流程能简立简,服务能帮则帮。
聚焦市场企业准入和业务办理,文件发力商事服务,优化政务服务质效。
行政审批环节实施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出台许可效率提升、核查员队伍管理等指引,该局将涉企许可事项纳入“证照联办”,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对简易许可事项在受理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同时探索“飞行观察”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市级行政许可现场核查效率。
商事登记便利服务方面,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迁移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简化“个转企”业务办理流程,由“先注销、再新设”优化为“直接变更”;升级市场准入信息系统,形成服务闭环;推动智慧审批系统建设,实现“无纸化、零跑动”线上查档;推行药品械化企业审批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经营主体加速布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突破94万户,其中企业35.6万户,同比增长7.04%,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维护市场公平,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
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是市场发展基础,对此,“营商环境40条”将从优化市场监管和深化执法内涵两方面发力。
在监管层面,深入推进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工作、开展涉企收费“政策贯宣+精准指导”、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定期体检+动态清理”、促进平台经济有序发展、依法规制职业索赔行为、促进广告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等多项措施。
在落地环节,以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为例,该局将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重点加强对金融机构以及水、电、气等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领域的收费主体开展专项检查。同时查处各类不合理、不合规收费行为,督促相关主体限期清退违规所得,确保各项降本减负政策措施直达基层、惠及企业。
不只是涉企收费和减负机制得到优化,未来惠州市场监管执法也将迎来升级。
文件显示,惠州将通过开展“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建立监管“无事不扰”模式、推行服务型执法、包容审慎执法、提升综合监管能力等多方面行动创新监管执法机制,打造高效包容监管环境。
实施举措则全面强化实效,突出文明执法和科学执法。例如,建立无事不扰清单,列入清单事项原则上不作为独立事项开展现场检查;包容审慎执法,依法适用轻罚免罚措施;强化事前预防性监管、风险预警,开展精准普法合规指导;开展“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统一信用修复标准,推行“一口受理、一次告知、一天办结”机制,实施“一站式”办理。
惠州未来将持续深化市场监管,统筹执法力度与温度,在加强企业违法行为惩处同时做好后续指导和帮助“后半篇文章”,帮扶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助力市场健康运行。
助力产业提质,帮扶企业赋能经济发展
营商环境向好发展,除市场规则优化,产业帮扶机制搭建也备受关注。聚焦市场监管领域的知识产权强市、质量强市,提振消费活力等方面工作,“营商环境40条”将发挥作用。
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的集中体现,惠州将不断完善保护和促进机制,激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推动“知产”向“资产”转变。
例如,支持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项目,助企完善专利培育管理体系和能力;完善知识产权风险补偿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增量;上门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涉外专利、商标方面的实际困难等。
为强化质量支撑,围绕质量强市成体系施策,惠州将在培育质量标杆示范、首席质量官、强化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实施标准引领行动等方面发力。通过大力培育一批中国质量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新标杆;推动“粤质贷”质量融资增信;提高首席质量官覆盖面和加强标准技术服务支持等帮扶举措,赋能产业提质发展。
质量基础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全市将深入推进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应用,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在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标准研制10项以上,同时有效布局大亚湾区石化综合检测基地、仲恺区电子信息产业检测基地、惠东县现代轻工纺织产品检测基地和惠城区江北质检基地等四个检测基地。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市场消费被提到重要位置。惠州将通过升级消费品和服务标准、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开展放心消费“双承诺”活动、提升投诉举报处理效能等措施,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文字:南方+记者 张峰
图片:南方+记者 王昌辉深圳股票配资公司
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